院系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首页 >> 正文

“今天有一个重症ICU的患者病情平稳转至普通病房了”—青海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员工作日记

发布日期:2020年02月08日 13:26;点击

今天是24日。时间过的飞快,从集结、出发到抵达目的地,一切是那么的急促,安全抵达这个城市,坐在大巴车上满眼寻找着这个城市的伤痕,曾经的武汉的喧闹,灯火下的聚集,扯着嗓子相互调侃的武汉人,街边的烧烤店,似乎都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。街道人流很少很安静,偶尔有一辆宣传车路过,高音喇叭反复播放着疫情防治知识,医院被隔离带分成了不同的区,城市依旧是这座城市,人还是那些人,只是一下子安静下来了,这与粗狂武汉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,这一次,武汉真的病了!

抵达武汉经过反复培训,来到了工作的岗位,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因为紧张而变的复杂,或许在期待、忧虑和恐惧,毕竟这里是疫区,是诊疗一线。

经过2天紧张培训,大家被分到两家医院。进驻医院的对接,治疗组的确定,人员的分工,岗位的布置,流程的安排,物资的供给,接收病人,一切都步入正轨了。队员们相互是陌生的,16家医院彼此本就不是很熟悉,看到统一深蓝色的外套和标准的青普话才能感觉到是自己人。就像那句歌曲中的“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”。


从酒店到医院乘车也就是十几分钟,缺少了行人的陪伴,路程显得尤为长,安排来回接送的师傅都非常热情周到。酒店可以说无微不至的招呼着我们这一批特殊的客人,每次回到酒店房间门口总会摆放着各种水果,也算疲惫中有一份惊喜。

每个队员按照工作分工各自忙碌着,进病房的医护人员尤其辛苦,整个身体被防护服和隔离衣包裹着,活脱脱一个“装在套子里的人”,穿着这身”行头“奔波在病房,不仅要和病人”零”距离接触,还要尽力缓解患者的紧张、恐惧及孤独感。脸上的压痕,衣服上的汗渍成了标配。每次交接班时给对方眼神,他们心里都清楚是在互相鼓劲,相互加油。


今天有一个重症ICU的患者病情平稳转至普通病房了,无疑成为这几天最大的好消息。

医疗队员们按照防控要求彼此拉开了距离,用餐时各自拿了盒饭寻找最冷清的位置就餐。把彼此当作潜在的“传染源”应该算是最好的防护。


隔着病房窗户看着武汉的蓝天,突然想起池莉的《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》所写到的:“其实武汉人不仅要活,还要活得有意思,把枯燥单调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,把艰难困苦的人生变得其乐无穷。”

立春,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的开启,乃万物起始、一切更生之义。祈望春回大地新!武汉加油!